二维码,英文名为Quick,简称QR码,最初由日本人于1994年发明,后在中国开花结果。 2011年,智能手机开始初具规模。今年,支付宝正式进入线下近场支付场景,启用条码支付。这是全球首款二维码支付产品。如今,二维码在移动支付等领域已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应用。
QR 码的主要优点是成本。手机是一种支付设备。每个人都有手机,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免费的。二维码对于商家来说很容易激活。商家只需打印二维码即可进入市场。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者商家使用扫码器扫描用户手机上的二维码完成支付。
NFC是比QR码更早的技术。 2003年,飞利浦半导体、诺基亚和索尼联合开发了NFC技术,这是一种短距离高频无线通信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C卡演变而来。
与二维码相比,NFC有很多优点。首先,它更方便。 NFC支付非常方便。现在大多数手机都支持NFC功能。只要手机绑定了银行卡,只需将手机靠近NFC读卡器即可。付款操作非常简单。对光线和扫描位置没有要求。需要输入吗?密码或指纹,取决于具体场景的要求。相比之下,二维码支付则需要在手机上点击多次,并且需要对齐。
其次,NFC更安全。扫码支付实际上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问题。二维码本身不具备很强的安全能力,其安全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APP。比如偷换二维码的问题就让商家很头疼。相比之下,NFC通信内容是加密的,欺诈交易的技术和成本要求更高,自然比二维码支付更安全。
除了支付之外,NFC还有很多用途,比如公交卡、门禁卡、车钥匙、一键传输、一键连接、电子身份证等。NFC的缺点是成本比传统的电子卡高。二维码。
从技术对比中不难看出,从技术和方案角度来看,NFC支付比二维码更安全、更便捷。由于这些优点,NFC支付在美国逐渐普及。许多美国人已经开始不带钱包了。纽约地铁也可以通过NFC直接进站。在中国,也有传言称央行和银联有意重新推出NFC支付作为二维码扫描的替代方式。然而,中国和美国的情况仍然不同。 NFC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撼动二维码的地位。
一方面,商家总是使用主流支付方式,避免给顾客带来麻烦;另一方面,用户总是希望自己的支付方式能够在主流商户使用。如果用户不多,商家就没有动力使用;如果商家没有相关设备,用户就没有动力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支付。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但最终还是取决于消费者。
对于消费者选择新产品,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新产品用户价值公式,即新产品的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更新换代成本。使用新产品获得的新体验减去使用以前类似产品获得的旧体验就是替代收益。置换效益越大,用户扔掉旧产品转而购买新产品的动力就越大。
但仅仅有更换福利还不够,因为用户更换本身就是有成本的。学习需要时间和精力,甚至需要花钱购买新硬件、新服务、新APP。然后你要减去用新产品替换旧产品所产生的成本,包括资金成本、学习成本、机会成本等。
从现金,到信用卡,再到二维码和NFC,也遵循这个规则。
在移动支付出现之前,我国也推广了信用卡很多年,但距离移动支付的大规模推广只提前了几年。对于中国人来说,当信用卡慢慢普及的时候,二维码出现了,大大改善了体验。因此,信用卡在流行之前就被淘汰了。中国几乎已经从现金支付直接转换为二维码支付。
事实上,银联早在2018年6月就推出了NFC支付,但从未普及。这是因为当时手机NFC的普及率太低。从“新产品用户价值公式”来看,NFC的更换成本较高,而二维码的更换成本较低。因此,扫描二维码更简单。 “新产品的用户价值”超越NFC。
美国则不同。美国拥有完整的信用卡支付体系,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信用卡支付已经占到一半以上。消费者已经非常习惯信用卡支付方式,也可以进行无现金支付。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信用卡支付对二维码的“替代效益”相对较小。因此,二维码无法在欧洲和美国推广。
NFC时代,对于中国来说,一旦二维码超越NFC,NFC替代二维码的“新体验-旧体验”就会大大降低,替代效益较小,中国消费者的替代动力也会降低。 。当然,从长远来看,NFC也会慢慢蚕食二维码的某些领域,但这个时间会比较长。
对于美国来说,它已经跳过了信用卡的二维码,直接切换到了NFC时代。显然,NFC与信用卡的技术差距更大,因此“新体验-旧体验”的感觉要大得多,“置换效益”更高,足以让美国用户克服学习惰性。
事实上,这种代代相传的现象并非孤例。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呈现交替主导的现象。新旧产品更替的角度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