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元宇宙概念火爆以来,NFT概念也被推崇为进入元宇宙的身份证,众多上市公司争相挤上这条日益拥挤的赛道。
A股NFT概念自4月27日以来持续上涨,与元宇宙概念板块走势基本一致。截至6月23日收盘,板块指数报1057.68点,较今年上半年最低点上涨25.6%。今年4月以来,蓝色光标、疯狂体育、汤姆猫、中青宝等A股上市公司相继上线数字收藏品平台。统计显示,仅从上市公司来看,已有至少20家上市公司上线数字收藏品交易平台。
对于在海外上市的互联网科技巨头来说,其数字藏品业务可谓好坏参半。日前,百度超链透露,百科博物馆将携手多家文博机构推出“博物馆珍宝新计划”,主打藏品二次创作,推出数字藏品。微信近期在其相关运营规定中,将“虚拟货币及数字藏品交易”列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无论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区块链+”,还是时代新宠“数字收藏+”,即便这个赛道的未来前景不明朗,但不少上市公司仍在加速布局,不愿被时代抛在后面。6月24日,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其牧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NFT概念正处于从萌芽阶段向成长期转换的阶段,这也是我们感觉“假火”正在消退的原因。NFT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传统经济领域的应用场景较少,这需要市场教育的深入、技术的进一步成熟、配套体制机制的完善。
NFT 概念持续复苏
市场情绪逐渐理性
进入2022年,数字收藏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众多互联网巨头、上市公司入局。与元宇宙概念走势类似,NFT概念也在今年1月遭遇行情冷淡,直到4月底才开始回暖。
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的意见》,要求加快研究制定文化数字化建设标准,支持具有科技创新属性的数字文化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融资,这对NFT概念也是一大利好。
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A股NFT概念板块指数在4月27日触底后回升,涨幅达25.6%。截至6月23日收盘,板块总市值已达1835亿,28只概念股中有24只在近10日内上涨。其中,曲江文旅、四方精创涨幅超过10%,过半个股涨幅超过5%;下跌个股中,仅吉宏股份、ST美盛跌幅超过5%。
在海外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大多在布局元宇宙概念之外,开始试水数字资产领域,包括阿里巴巴、百度、网易、腾讯、京东等科技公司都直接搭建了数字资产平台,或者间接布局数字资产,并在这一时期遭遇了市场波动。
究其原因,元宇宙与NFT技术密不可分。据记者粗略统计,NFT概念板块的股票中,包括汤姆猫、奥飞娱乐等在内的过半数股票横跨元宇宙和NFT概念两大板块。但近期市场情绪逐渐理性,数字收藏品带来的股价刺激并不像元宇宙概念那么猛烈。以股价最高的两只股票中科创达和数通证为例,前者近两个月股价振幅达88.2%,后者仅为11.9%。
领先公司专注于数字收藏
只有少数公司披露了其收入份额
围绕NFT概念,从互联网巨头、上市公司,到博物馆、文旅、出版甚至制造业等纷纷加入“数字收藏+”。
在众多企业中,阿里、腾讯等科技巨头是国内最早布局数字馆藏的,随后京东、百度、网易、哔哩哔哩等也纷纷基于自身的区块链技术进入这一新兴领域。总体来看,这些平台自上线以来发布的数字馆藏多为与景区、博物馆、大品牌等的IP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迅雷今年2月上线了B端企业数字收藏服务平台,旨在帮助企业完成数字资产上链。此外,还有蓝色光标、灵境文化等上市公司,业务也是协助品牌、IP进行数字收藏的创作、制作和发行。
此外,部分A股NFT概念上市公司并未直接推出数字收藏品平台,而是与市场已有平台合作,发售基于公司IP的数字收藏品。例如,奥飞娱乐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已与多家平台合作,推出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多部IP收藏品。华策影视也早前表示,公司将推出基于影视内容的数字收藏品作为常态化业务,并在日前与薄盒薄荷联合推出网剧《初见你》《似水年华》的可穿戴数字收藏品。黄山旅游于2021年与蚂蚁集团合资成立安徽兔码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并发售黄山主题的数字收藏品。
不过,尽管NFT概念依旧热度不减,但行业发展仍存在担忧。统计显示,仅有曲江文旅等少数公司披露了数字藏品的具体收入占比,多数公司并未披露该项业务的收入。此外,汤姆猫实际控制人近期频繁减持、年报收到问询函,也被外界怀疑是借炒作热点套现。
前景依然光明
顺势而为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
中国钢铁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胡其木
谈及2022年上半年NFT概念的发展,胡其木认为,从NFT行业发展阶段来看,目前正处于由萌芽阶段向成长期转换的阶段,这也是我们感觉“假火”正在消退的原因。
胡启木提到,上半年市场的回落恰恰体现了投资者日趋理性,对行业发展的认识更加成熟。这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会倒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拓展应用场景,扩大商业生态。同时,那些借热点炒作的企业,也会被用脚投票的投资者抛弃。
如今,虽然国内监管部门对数字收藏品相关交易实施了高压监管,但元宇宙概念与游戏、社交等行业的强关联性,使得 NFT 概念在品牌营销、IP 变现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相互赋能的关系,这也导致不少上市公司在这两个概念之间布局业务。
在胡其木看来,目前的元宇宙场景更多的是在消费元宇宙领域,未来会延伸到产业元宇宙。因此能够抓住这个趋势的公司,必须在消费元宇宙有落地场景,已经形成生态,并在产业元宇宙的相关领域开展研发和场景布局活动。如果要布局NFT理念,需要技术研发的支撑和商业生态的构建,二者缺一不可。
谈及NFT概念尚存的隐忧,胡启木认为,相关业务的营收数据迟迟未披露,主要因为NFT概念业务规模太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或是对于自身NFT业务未来发展信心不足,甚至认为其仅仅是一个概念。
基于此,Tom Cat 实际控制人频繁减持,甚至质押了自己及关联公司持有的几乎全部 Tom Cat 股份。其原因要么是 Tom Cat 实际控制人本身资金链紧张,需要套现;要么是 Tom Cat 股价面临大幅回调风险,又或者是公司经营出现问题。从 Tom Cat 的财报来看,其总资产中约有一半为商誉。广告业务极高的毛利率或许是营业成本摊销为三项费用所致。另外,新兴的 NFT 业务规模较小,不足以支撑公司发展,公司又未给出具体的研发计划,因此实际控制人套现极有可能是第二种情况。
那么,今年下半年 NFT 概念板块将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胡启木表示,随着数字经济占 GDP 的 40% 且持续上升,数字资产的投资和交易需求将大幅增加,客观上要求数字资产拥有安全可靠的确权方式。NFT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的应用场景仅限于艺术品、收藏品、游戏等领域,传统经济领域的应用场景较少。这需要市场教育的深入、技术的进一步成熟、配套制度机制的完善。
记者快评:不是每个人的 NFT 都具有交易价值
如果说今年最火的概念,那一定就是 NFT 了。从高层到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NFT 都被视为“未来”。而随着元宇宙概念与 NFT 的“相互成就”,由于 NFT 不可篡改、永久留存的特性,NFT 逐渐成为元宇宙时代的“法定货币”,从而带来了火爆的市场。
然而,近几个月来 NFT 市场表现不佳。数据显示,5 月至今的月度交易额仅为 37.6 亿美元,较 1 月的历史高点下跌了 77%。此外,NFT 的搜索热度也较 1 月的高点下跌了 70% 以上。不过,链上数据显示,自 5 月中旬以来,NFT 市场已开始出现复苏迹象。
应该说,对于 NFT 这种新兴市场来说,在自身价值核心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这样的颓势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不可逆转的趋势。辉煌过后,市场逐渐平静,此前 NFT 造假、抄袭、系统漏洞等问题也重新回到了用户的视野之中。
那么,NFT的存在就没用了吗?
总体来说,NFT 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但 NFT 的时代还没有到来,现阶段 NFT 还只是一种中心化的资产,每个人都可以创建 NFT,但并不是每个人的 NFT 都具备交易价值。